其中,来自即墨区医疗保险事业中心的一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直言,近年来,受疫情及群众就医观念等因素影响,即墨区内患者到区外大医院就医人数持续上升。区内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由2019年的54.3%降低到43.8%,区内职工医保基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由2019年的 42.38%降低到38.23%。基金外流造成了基金浪费,限制了区内医院发展空间,区内机构得不到充分发展,基层群众就医需求也得不到充分保障。
二是疫情“后遗症”造成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喜马拉雅星,基层医疗机构大部分人力、精力投入核酸检测和防疫工作,床位闲置,业务下滑。同时,技术水平停滞,导致基层卫生院总体服务能力低,病号流失严重。基层医疗机构85%依靠财政拨款,部分医院和医护人员养成吃财政饭、旱涝保收的思想观念,不愿在提升技术、拓展业务方面下功夫,仅仅依靠输血维持运转,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后劲乏力。因青岛市基金预决算是建立在以往年度的基金支出基数之上,导致当前基金预决算基数水平较低,更加制约了机构发展的积极性。
就此,即墨区卫生健康局在答复中表示,即墨建立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的两大医共体,制定《即墨区县域医共体业务帮扶工作计划》,下派97名专家到基层开展业务帮扶。4月份已组织相关人员到西海岸、胶州参观学习,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该区工作方案,下一步将借鉴周边区市经验,促进“六统一”管理,扎实开展业务帮扶,强化分工合作和上下联动,年内完成至少建成一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任务目标。即墨还加大区级医院与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大二院等国内知名医院技术合作力度,引进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查房、手术、带教,并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重点提升神经外科、妇科、肿瘤、胃肠等专科诊疗水平,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2024年底前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评审,区中医医院在国家绩效考核中的位次实现明显提升。
另外,即墨区2024年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国医馆,逐步配齐配强主执业机构在本机构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中医类别医师或执业不低于15年的中医类别医师。新增15个国家标准的中医馆。15%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达到国家标准的中医阁。创建省级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依托区中医医院承办成立“即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中心”,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争取到2025年,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全部能够提供6类10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全部能够提供4类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